秋风拂珠江,茶香溢湾区。区珠10月25日,遵新走进在全国最大的茶饮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广州芳村茶叶市场,珠遵新茶饮品牌湾区推介活动拉开帷幕。品牌50家茶叶及新茶饮产业链企业参会,活动尝鲜品鉴数十种茶饮产品,广州调研交流湾区茶品牌建设经验,茶友圈共同为珠遵新茶饮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拓展推介
自珠海和遵义建立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大湾从黔北万亩茶海里的区珠一片叶子开始,两地布局新茶饮赛道,遵新走进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启动,茶饮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正式揭牌,“新茶饮·珠遵造”的品牌向上之路不断加速。此次推介活动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珠海市设计中心、南方农村报社承办,得到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州市荔湾区南方茶叶商会的大力支持,是珠遵新茶饮品牌深耕华南市场的一次战略布局。
山海协作
遵茶进湾再提速
遵义是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红茶重点产茶区、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现有茶园面积20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6万吨。“遵义坚持做健康茶、干净茶、生态茶,把茶园变成了公园,茶区变成了景区,茶山变成了金山。”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致辞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推动遵义茶走进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区域优势资源,共促“三茶”统筹发展。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致辞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戚康标指出,传统茶产业借助新茶饮产业的创新力量,实现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新茶饮产业则依托传统茶产业的资源优势,丰富产品种类和口感体验。两者需实现协同发展,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培育品牌文化,是提高茶饮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戚康标作《茶叶产业与新茶饮产业的协同发展》的报告
“贵州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业发展最突出的‘黑马’城市是遵义。”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曹藩荣表示,绿茶是中国茶叶年消费量最大的茶类,遵义绿茶则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遵义“红色文化”,探索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珠遵打造新时代国潮茶饮拥有更多可能性。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曹藩荣分享《遵义茶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擦亮品牌
珠遵制造展未来
活动现场,传统茶与新茶饮的交织创造出层次丰富、风味独特的茶文化体验:“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余庆苦丁茶”等遵义区域品牌产品亮相展区;原料来自遵义特产的红茶和绿茶,品牌运营方来自珠海的珠遵新茶饮系列产品俘获观众味蕾,备受青睐。
通过发展新茶饮,在贵州叁仟农夫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锋的湄潭茶园里,夏秋茶的下树率提高了,农户每年户均增收1万多元。“提高品牌意识才能有更多市场机会,希望通过推介会让更多人认识、认可珠遵新茶饮,让更多茶农因茶致富。”聂锋说。
在芳村茶叶市场调研过程中,普洱茶、英德红茶、凤凰单丛、新会陈皮茶等企业代表将技术经验、市场策略倾囊相授。广州市春光茶叶有限公司经理李志强向调研队展示了普洱茶晶固体饮料,“3秒速溶,10倍浓缩普洱精华,主打健康便携,这也是新式茶饮消费场景的关键词。”李志强说。拥有20余年审评经验的高级评茶师张健青在讲解中提到新茶饮茶底的重要性:“传统茶跟时间‘做朋友’,新茶饮则是跟时间搞竞赛。在保证供应链完整度的同时,注重自然本味,采用品质真茶原料,一杯新茶饮才能走得更远。”
据了解,今年珠遵新茶饮品牌推介活动已走进上海、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横琴站)等地,接下来,珠遵协作将在华北地区、成渝地区做黔茶系列推广会,借助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和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的影响力,打造珠遵新茶饮品牌金名片。
撰文:王富迪
来源:南方农村报
收获的季节小迪只想用贴心抓住你的注意力要释放挖掘机的全部动力可从设备维护、操作技巧施工规划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设备维护与保养全面检查部件每日开工前仔细检查油品液位是否正常查看各部件并及时更换易损件确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1月19日,安徽省消保委发布“预制菜”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时要特别关注产品标签、日期、运输、外观等,确保安全健康。临近春节,年夜饭作为节日中重要的内容必不可少。受疫情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7月30日,许女士的15周岁儿子独自一人在浙江台州玉环市大麦屿辖区某电动车商店,利用暑期打工赚的钱购买了一辆价值3530元的电动车。许女士得知后,认为孩子尚未成年,不应该 ...
国新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据介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打造了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锂矿是新能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一年一度的双11已经拉开序幕,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消费安全,11月4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江西省消保委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警惕陷阱、收货细验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记者司宇萌)2021年三季度,安徽省池州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6件,接待来访和咨询472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万元。据统计,受理的投诉按性质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