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 针对近期医美矛盾纠纷呈现多发、安徽频发态势,省滁安徽省滁州市消保委对医美行业开展了消费调查,州市发现部分医美机构存在证照资质不健全、消保现部夸大宣传、委调诱导过度消费等问题。分医费
本次调查于5月中下旬进行,美机通过微信小程序对滁州市医美行业进行了有奖调研活动,构诱问卷根据有无医美经历设计了不同题目。导顾度消调查共收到4908份数据问卷。客过本次参与调查的安徽群体中,女性占比61.37%;年龄则以18岁到45岁为主,省滁占比96.42%。州市可以看出,消保现部医美行业当前的委调主要消费群体依然以中青年女性群体为主,该群体一般具有一定的收入水平;34.84%的人选择具有行业资质的(私营)医美机构,选择具有行业资质的正规公立医院仅占15.5%;在消费过的医美项目中,非手术注射类(如注射玻尿酸、美白针、肉毒素等)占43.06%,非手术激光类(如祛斑祛痘、光子嫩肤、脱毛、热玛吉、超声刀等)占29.37%,手术类(如割双眼皮、鼻整形术、胸部整形、吸脂手术、植发等)占24.79%,可见非手术类医美项目更受到消费者青睐。
调查显示,医美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证照资质不健全。合法的医美机构须具备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医美医生须具备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医美主诊医师证,医美药械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准字号医疗器械注册证。部分医美机构不达标,还有部分医美机构超审批提供医美服务。
部分机构夸大宣传。医美行业的各个环节不透明,部分医美机构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等现象,生活美容机构违规提供医美服务等问题,工作人员对医美行业的标准要求介绍不专业,禁忌症、是否过敏、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介绍不全。
预付式消费矛盾频发。消费者充值后遇到提高使用门槛,变更经营地址、更换老板后商家拒不退款,甚至停业、卷款跑路等问题。
诱导过度消费。部分医美产品以低息甚至无息诱导年轻顾客超前消费、超高消费、过度消费,医美机构与贷款平台利益勾兑、话术劝诱,让消费者陷入贷款风波。
维权举证难。部分医美机构放任消费者使用化名就医,导致维权主体资格查明困难,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医美机构的违法行为也得不到及时制裁。此外,部分医美机构病历不规范问题也很突出。
针对本次医美行业调查情况,滁州市消保委建议:
完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医美机构坚决吊销取缔,对严重违法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实行终身禁医制。
严厉打击非法医美。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措施,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以高压态势加大对“黑诊所”的处罚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规范合法医美机构诊疗活动。肃清行业风气,树立医美行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打造美容行业标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发挥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监管主体各自的作用,让消费者可以通过官方、市场或媒体等途径对医美消费、项目服务及行业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规避医疗美容风险。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希望爱美人士要选择正规、专业和信誉好的医美服务机构并认真审查相关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理性适度消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保存证据及时维权。消费者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就诊过程中保留必要的证据,包括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医美设计方案等就诊资料,发生纠纷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滁州市消保委秘书长李美娜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滁州市卫健委约谈培训医美机构,规范医美行业经营行为,促进医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让求美者选机构放心、用产品称心、做项目舒心、变美丽安心,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陶维)
责任编辑:李佳榕INVITATION邀请函< 南高齿诚邀与您偕行BICES 2025 >2025.09.23-09.26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展位 E3馆 E3529····· 展 会 信 息 ··时间2 ...
“妈妈,明年我还要守护稻田!”|我的粮食安全守护之旅①_南方+_南方plus11月30日,广东粮食安全守护者行动水稻收割体验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南方乡村振兴综合体举行,自此,一场历时120多天的全民守护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倒逼维保单位提升电梯维护保养和运行质量,2022年3月29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1年度全省电梯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此次对该省697家 ...
点击关注东风天锦KR Plus&东康D7.0丨硬核搭子出手,赚钱路上快稳省!镖局运输第四弹:危途卅载驭天龙,破长夜铸传奇交付时刻丨“双百”交车仪式圆满完成!东风康明斯赋能德邦快递新运力看完文章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郑渊哲记者李洪涛)4月13日,记者从吉林省图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集中隔离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饮食安全,该局采取落实主体责任、全面监督检查、强化应急处置等举措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使用变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经营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问题食品流向群众餐桌。据介绍,受疫情影响,哈尔滨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