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开创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现代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场新推出有种的模式声音、有种的芯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花鲈化海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育种洋牧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突破生产、开创应用之间的现代交流、交易,场新敬请垂注。
广东养殖量最大的海水鱼,但鱼苗供应基本来自省外,怎样才能实现种苗自给自足、加快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我国花鲈(海鲈)养殖第一大省,年产量超过16万吨,占全国67%以上。近年来,广东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开展了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花鲈作为广东三大海水鱼产业之一,列入良种培育攻关的重点项目。
随着技术攻关不断推进,广东成功实现花鲈省内全人工繁育,种质水平稳步提升,为加快发展广东深远海养殖产业,打造特色渔业品牌,推动现代化海洋建设从源头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斗门,农户们在收获花鲈。
花鲈育苗技术突破
填补省内空白
花鲈既是广东省池塘养殖的主导品种,也是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的优选发展品种。
受培育技术所限,广东花鲈鱼苗长期以来依赖省外供给。2024年年初,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简称“万佳水产”)成功培育出3000万尾花鲈鱼苗,填补了广东花鲈种苗培育产业的空白。
饶平县海山镇上有300余家培苗场,具备一定的种业基础。为扭转花鲈鱼苗一度依赖外地供给这一局面,万佳水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研究所加强合作,试点开展花鲈鱼苗育种。目前,该公司海上花鲈保种场养殖近百条花鲈母鱼亲本,已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培育出花鲈鱼苗,预计3年内可年培育优质鱼苗3亿尾,产值约3亿元。
位于广东饶平的万佳花鲈繁育基地。
养殖模式创新
“池塘”升级“海洋牧场”
花鲈育苗实现技术突破,养殖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2024年1月1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花鲈基因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池塘养殖周期1.5龄的花鲈,通过“陆海接力”,成功转运至江门台山海域的重力式深海网箱,进行深远海养殖测试。
创新团队首席邱丽华研究员带领团队,聚焦产业需求,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联合珠海粤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丰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台山市旭逸骅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花鲈“陆海接力”养殖模式。
此次首批转运的花鲈商品鱼共4000斤,全部在陆基完成了高盐度驯化,通过花鲈“陆海接力”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深远海养殖,将极大促进广东花鲈养殖从传统“陆基池塘”向工业化“深远海网箱”产业化升级,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开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升级之路。
延伸阅读↘
特约撰稿人:彭日立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单位广西国土测绘院、广西遥感中心、广西地质调查院和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联合组成的竞标团队,日前成功中标老挝遥感数据收集和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工作项目。这是该局首次以联合体 ...
参观成品展示厅。现场察看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为推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提振广大消费者信心,2月6日,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开展了以“提振消费信心、共促食品安 ...
暑假悄然而至,“谁来带娃”又成了不少双职工家庭共同的烦恼。记者走访发现,为解决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丰富职工子女的假期生活,各地工会系统暑期爱心托管班相继开班,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暑托班成了娃 ...
亲爱的合作伙伴们,法亚集团于2025日全球宣布一项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自202510日起,Paul Hense先生将被任命为法亚集团道路事业部总裁。法亚集团道路事业部包括如戴纳派克(Dynapac),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10月25日,赵某通过某业主群的群接龙微信小程序在徐某发布的团购商品链接中下单购买“富安娜”床上四件套,并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徐某指定的账户转账229元。到货后,赵某发现所购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警示,警示天津中海海鑫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海鑫”),应配合消协调查调解,承担起经营者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一责任人的社会责任。据了解,消费 ...